20次+9小时+超“3年15次” 太空漫步挑战极限 中国航天探索不止步
央视网消息:4月23日上午,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瞄准4月24日17时17分发射。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林西强表示,截至目前,我国已顺利实施了20次航天员出舱活动,我国航天员出舱活动已经实现了由技术验证、简单操作向复杂作业任务的跨越。
发言人介绍,截至目前,我国已顺利实施了20次航天员出舱活动。任务可以分成四类:一是验证相关技术,包括舱外航天服、气闸舱、机械臂辅助操作和天地协同支持等出舱活动关键技术。二是开展舱外组装,完成了舱外扩展泵组、舱外载荷暴露平台支撑杆、舱外全景相机支架等安装,以及跨舱线缆接通等工作,实现了空间站完整的设计功能。三是实施舱外维修,针对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太阳翼电缆因空间碎片撞击导致的损伤,通过航天员2次出舱活动,完成了我国首次舱外维修,消除了撞击对太阳翼的影响,恢复了发电能力。四是进行主动防护,为确保空间站的长期安全可靠运行,针对日趋严重的碎片撞击问题,深入开展举一反三,从被动维修到主动防护,多次出舱进行巡检,实施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进一步提升了我国空间站的空间碎片应对能力。
我国出舱活动技术日益成熟,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可以说目前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比如单次最长出舱活动时长达到了9小时,创造了世界纪录;空间站飞天舱外航天服已顺利保障自神舟十二号任务以来的19次出舱活动,单件航天服最高使用量达17次,已超过“3年15次”的设计指标,依然性能良好、状态稳定;机械臂通过独创的双臂级连和爬行设计,实现了航天员在空间站舱体外作业全域可达;天地协同支持体系更加完善,为出舱活动方案制定、进程控制、跨系统协同和应急处置等提供了有效的专业支持。
总的看,我国航天员出舱活动已经实现了由技术验证、简单操作向复杂作业任务的跨越,将会在空间站的长期运行中发挥更加重要作用。
- 20次+9小时+超“3年15次” 太空漫步挑战极限 中国航天探索不止步
- 紧锣密鼓、整装待发!神舟二十号发射场区展开全系统合练
- 稳就业稳外贸 国务院部署推动高质量发展新举措
- 茶区变景区、森林开派对……消费场景“花样”上新!
- 山东菏泽:瓷上“生花”笔上“绘花” 一朵花汇聚百亿级产业集群光芒
- 【在希望的田野上】各地高效有序推进春耕春管
- 重庆巫山曲尺乡:多措并举助脆李走出三峡
- 青海乌兰泉沟墓出土王冠重现华光
- 2025上海女子半马将开跑 131位外籍跑者参与其中
- 运动员苦“饭圈”久矣 如何遏制?代表委员密集发声
- 2025年斯诺克世界大奖赛开杆 特鲁姆普首战告捷
- CBA“榜首大战”再上演 广厦力争主场“双杀”山西
- 传承红色基因,国家射击队参观中共一大纪念馆
- 上海合作组织雪地足球赛 中国队无缘半决赛
- 提振消费 “7+1”政策如何持续发力?
- 优环境、惠关税、强品牌 各地纷纷出台政策“真金白银”助力企业发展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