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奶茶,怎么辨别“科技与狠活”?
奶茶是很多人喜爱的饮品。日常生活中,如何识别奶茶里的食品添加剂?如何科学饮用奶茶?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重庆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副院长陈世奇。
2月8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正式实施,新版标准修改了部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要求,调整了使用范围和限量。其中一项调整是禁止在淀粉制品中使用脱氢乙酸及其钠盐。
“作为‘奶茶伴侣’的辅料‘珍珠’是典型的淀粉制品,也在禁止使用脱氢乙酸钠的食品之列。”陈世奇说。
脱氢乙酸钠是食品生产者常用的低毒性防腐剂。科学研究指出,长期过量摄入脱氢乙酸钠,可能会有一定的健康风险。目前市面上的“珍珠”小料主要有三类,大多数商家使用的常温珍珠和快煮珍珠含有防腐剂,而不含有防腐剂的冷冻珍珠依靠冷链运输,成本较高。新规的实施要求品牌方和供应商攻克制作工艺难题、调整珍珠配方,以确保产品的合规性和健康性。
“科技与狠活”作为网络流行语,用于调侃或讽刺某些食品生产或加工过程中过度使用添加剂、人工合成技术等手段的现象。这一争议也长期存在于奶茶界,源于不少消费者对其中的食品添加剂心存疑虑。
“奶茶中,并非所有添加剂都是‘科技与狠活’。只要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内使用,食品添加剂是安全的。但如果超范围、超剂量使用添加剂,就可能危害健康。例如,超量使用色素,可能会损伤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违规添加非食用物质,会严重威胁消费者的生命健康。”陈世奇说。
如何识别奶茶里的“科技与狠活”?陈世奇给出了“一看、二观、三品尝”的方法。
一看标签。预包装奶茶的包装上,必须清晰标注品名、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配料表是关键,显示了奶茶是否有食品添加剂等。
二观色泽和质地。用鲜牛奶和茶叶制作的奶茶,颜色是自然的浅棕色或米色,质地均匀。颜色过于鲜艳,如呈现亮粉色、鲜绿色等不自然的颜色,很可能添加了过量色素;如果奶茶看起来分层明显或者有沉淀,那可能是品质出现了问题。
三闻气味和尝口感。优质的奶茶有浓郁的奶香味和茶香味。如果过于甜腻,可能是添加了过多的甜味剂;如果有异味、酸涩味或苦味,可能与原料质量不佳、添加剂超标有关。
平时生活中,如何科学饮用奶茶?陈世奇给出建议:
控制饮用量。奶茶中通常含有较高的糖分、脂肪和咖啡因,长期过量饮用会增加身体负担。建议每天饮用奶茶不超过一杯,且尽量选择小杯装。
关注糖分摄入。很多奶茶为追求口感,添加了大量糖分,长期过量饮用易引发蛀牙等。点单时,可要求“少糖”或“无糖”,也可以选择添加新鲜水果来增加自然甜味。
留意奶制品选择。鲜奶富含蛋白质和钙质,相对健康;而奶精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长期食用不利于心血管健康。
注意咖啡因含量。部分奶茶为达到提神效果,加入较多茶底或咖啡成分。过量摄入咖啡因会引起失眠、心悸等问题,敏感人群应选择低咖啡因或无咖啡因的奶茶。(王欣悦)
[ 责编:赵希- 张掖市甘州区北街市场监督管理所开展冷饮雪糕类食品检查
- 2025年食品安全宣传周湖南系列活动启动
- 银川:凤凰北街市场监管所开展幼儿园食品安全培训
- 2025年第28周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监测周报
- 电商行业舆情一周排行榜 6月17—6月23日
- 美赞臣携手中国儿基会捐赠两千万元母婴营养品 “用爱传递 更好开始”捐赠落地新疆
- 陕铁院党建引领校园食安共治 竞赛淬炼食安防线根基
- 中源传祺:构建共享研发新高地 助推食品产业新发展
- 烟火传心意 陕铁院味道伴学子逐梦新程
- 伊春市市场监管局:“食”刻守护 “景”然有序
- 梅河口市市场监管局新华分局开展熟食制品安全隐患排查
- 北京石景山区市场监管局持续开展保健食品行业规范治理行动
- 香飘首都!2025北京朝阳国际茶香文化周启动
- 首批快检全部合格!鹿寨县强化豇豆监管
- 中乳协第三十一次年会召开 蒙牛“喝奶三部曲”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 UL、CE、MID三重认证,精准掌控能源脉搏:安科瑞ADL400N-CT系列储能计量表助力绿色能源管理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