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学家实现超快高保真度中性原子态探测,我科学家实现超快高保真度中性原子态探测
光纤微腔—中性原子腔量子电动力学系统示意图。受访单位供图
记者6月25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中国科学院院士、该校教授郭光灿团队在中性原子量子信息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团队成员李传锋、王健研究组利用光纤微腔与中性原子的普塞尔(Purcell)区域耦合,实现了超快高保真度的原子态读出,其速度和保真度均创造公开报道最高纪录。该成果论文日前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
中性原子因出色的可扩展性、成熟的门操作和光学波段接口,成为极具潜力的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平台。然而,态读出和态制备消耗了中性原子量子计算与量子网络协议的大多数时间。因此,提升读出速度与保真度对降低时间和物理资源消耗至关重要。由于受限于浅势阱深度、低光子散射率及探测效率,自由空间原子的态读取时长最短为百微秒量级。即使已有研究利用强耦合光学腔提高光子收集效率,原子态的读出仍需至少几微秒。
针对这个问题,研究组利用工作在普塞尔区域的光纤微腔—中性原子腔量子电动力学系统,在提高光子收集效率的同时,极大增强了原子的光子辐射速率。该系统的协同因子达到4.7,原子的自发辐射速率提升了约10倍,展现出作为高性能中性原子—光子量子接口和量子网络节点的潜能。
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利用对闭循环跃迁的强共振驱动,结合低动量转移的激发策略,将腔内读出光子的探测计数率提升至18M/s。凭借极高的荧光亮度,他们在200纳秒的时间窗口内实现了保真度达99.1%的原子态读出,并在9微秒的时间窗口内把保真度提升到了99.985%,两项指标均创造公开报道最高纪录。同时,在态读出过程中丢失原子的概率始终低于3‰,展现了无损探测的特性,可兼容需要线路中测量的量子纠错协议。该超快高保真读出技术首次使原子态读出速度超越光泵浦态制备速度。通过采用实时决定的方法,研究组还将原子态制备时间较传统光泵浦方法缩短4倍。因此,这一工作为理解多技术协同机制、优化量子协议性能等提供了新思路。
(责编:郝孟佳、李昉)- 【青春逐梦 高考时刻】暖心护航,托举青春梦想扬帆起航
- 中国欧洲职业教育与高技能人才发展国际交流会议在青岛举办
- 【职引未来】智能制造拓展就业空间 青年学子如何乘势而上
- 数智时代如何构建人才培养生态?浙财大校长魏江:“一人一策”
- 央广网评|高考志愿填报,不妨在三个维度里找交集
- 专家学者集思广益 研讨“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与战略重点
- 青春心向党 奋斗新征程——全国各地各校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
- 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爱心暑托护航儿童快乐成长
- 高校毕业生就业冲刺再加速
- 当“石榴籽”遇见思政课
- 首经贸校长吴卫星:传承“骆驼精神”,勇做实干青年,首经贸校长吴卫星:传承“骆驼精神”,勇做实干青年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打造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打造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人才
- 为低空经济“高飞”培养复合人才(育见·新专业),为低空经济“高飞”培养复合人才(育见·新专业)
- AI助机器人调整步态适应复杂环境,AI助机器人调整步态适应复杂环境
- 清华大学校长李路明:鉴往知来,智启新程,清华大学校长李路明:鉴往知来,智启新程
- 有男子穿女装替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通报,有男子穿女装替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