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研报】十亿美金增持彰显信心 Optimus开启机器人“iPhone时刻”
  A股三大指数今日集体红盘报收,沪指涨0.04%,深证成指涨0.45%,创业板指涨0.68%。沪深两市成交额超过2.3万亿,较昨日小幅放量。行业板块多数收涨,电机、汽车零部件、房地产服务、物流行业、计算机设备、多元金融、消费电子、纺织服装板块涨幅居前,保险、小金属板块跌幅居前。个股方面,上涨股票数量超过3600只,近90只股票涨停。
特斯拉9月15日提交至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显示,CEO埃隆·马斯克于9月12日共买入超250万股特斯拉股票,总价值约10亿美元,这是他自2020年2月以来最大规模的公开市场增持。此次增持被视为马斯克为实现持有特斯拉至少20%股份的目标而迈出的重要一步,以确保公司在转型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竞争力,并抵御激进投资者或收购威胁。此前,特斯拉董事会向马斯克提出了一份全新的薪酬方案,潜在价值接近1万亿美元,这是美国企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高管薪酬方案,解锁万亿美元薪酬的运营目标之一是要求累计交付100万台人形机器人。马斯克还在社交平台表示,下周将在特斯拉内部与各部门开会,特别关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系统、擎天柱(Optimus)机器人生产计划以及车辆生产和交付。
信达证券表示,特斯拉发布的“宏图计划4”凸显了人形机器人在特斯拉业务版图中的核心地位,机器人有望成为特斯拉新的增长引擎,Optimus3一旦落地将成为全球参考的重要对象,人形机器人的结构和设计方向也有望从目前的“多种多样”逐渐聚拢。东方证券认为,随着海外特斯拉机器人的落地,人形机器人板块格局的确定性有望上升。
  
信达证券:机器人有望成为特斯拉新的增长引擎
特斯拉发布的“宏图计划4”凸显了人形机器人在特斯拉业务版图中的核心地位,机器人有望成为特斯拉新的增长引擎。马斯克称,第三代机器人在协调性和执行复杂任务的能力上会有很大的突破,比如能完成叠衣服、照顾小孩这样的家庭场景任务,该机构预计Optimus3一旦落地将成为全球参考的重要对象,人形机器人的结构和设计方向也有望从目前的“多种多样”逐渐聚拢。
东方证券:人形机器人板块格局的确定性有望上升
随着海外特斯拉机器人的落地,人形机器人板块格局的确定性有望上升,并带来板块投资机会,具备优秀制造和管理能力的零部件企业更加受益。
中信建投:特斯拉机器人新品利好板块β表现
马斯克在公开场合多次强调灵巧手的复杂性与重要性,预计灵巧手是V3版本的变化重点,相关供应链值得持续关注。特斯拉后续时隔两年第三代新品发布,前期量产波折后对于明年展望逐步清晰,利好板块β表现。继续看好板块整体行情,推荐产业趋势更优、放量更快的传感器、灵巧手、垂类应用端、国产供应链条等环节。
上海证券: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可期
目前人形机器人进入工业场景,已经成为国内外确定性较高的应用趋势,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可期,建议关注受益的国内零部件厂商和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相关事件催化。
东北证券:人形机器人将是未来10年发展的重点产业
人形机器人将是未来10年发展的重点产业,关注传感器、丝杠、减速器等具备较大价值量和壁垒的环节。今年设备更新、提振经济等政策有望持续推出,后续有望带动机床工具等通用板块持续走向复苏。
光大证券:万台级别的量产将带动下游产业链进入确定性放量阶段
从人形机器人量产节奏的角度看,2025年将是突破性的一年。万台级别的量产将带动下游产业链进入确定性放量阶段,而万台级别的数据采集和训练有望真正解决数据匮乏的难题,推动人形机器人向更泛化、更实用的阶段发展。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一切后果自负。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 黄仁勋完成年度减持计划 6月以来累计套现超10亿美元
 - 广发医药健康混合A:2025年第三季度利润2.74亿元 净值增长率19.94%
 - 11月,新主线——极简投研
 - 国发股份: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减亏1703.13万元
 - 回归主业却“踩空”?雅戈尔三季度净利再承压,服装赚不动,地产“零”新推
 - 营收减少、研发增加 持股公允价值变动 汇宇制药第三季度净利暴降82%
 - 黄金失守4000美元只是开始?凯投宏观:到明年底仍有逾10%下跌空间
 - 巨头双双历史新高!CPO概念大爆发 最新业绩翻倍股曝光
 - 正海磁材股东户数增加20.95%,户均持股18.88万元
 - 上市银行三季报拉开帷幕,华夏银行业绩会上高管回应营收变化、不良率等市场关切问题
 - 楼市进入筑底关键期:改善性需求成为新房市场支撑 “强者恒强”分化格局愈发清晰
 - 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七连降”,新开工、竣工面积跌幅同步收窄
 - 净利增超160%,金力永磁首发三季报,新能源汽车业务领跑
 - 人形机器人入厂经济账曝光?智元合伙人姚卯青:成本优化后服役两年可打平人力
 - 线上线下药价悬殊大?实测购买8款常见药品 最高差价2.46倍 线下多付17元!
 - 华东医药1类创新药瑞玛比嗪注射液获批上市 开启肾病精准监测广阔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