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评|高考志愿填报,不妨在三个维度里找交集
这几天,全国各地高考分数线陆续发布,千万考生正式进入志愿填报的关键阶段。如何填报高考志愿成为许多家长的热议话题,选择背后也反映出部分家长的焦虑情绪。
有的家长依赖AI工具。当前,AI技术凭借信息整合与数据分析优势,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高考志愿填报中的信息壁垒,为考生及家长系统梳理专业沿革、就业前景等信息提供便利。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市场上的“AI志愿填报软件”质量良莠不齐,部分平台数据更新滞后、算法逻辑单一,大家对其实际参考价值要谨慎考量。AI并非“万能钥匙”,大家切莫夸大和迷信它的作用,更不要被一些虚假的AI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忽悠。
有的家长“跟风追热”。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日前发文,为有意投身具身智能行业的同学送上报考建议,引发了众多家长的关注。需要指出的是,不是每个考生都适合未来从事具身智能行业。今天所谓的热门专业,明天也可能会成为冷门专业。即便选择了当下的热门专业,也不等于孩子的学习和就业就有了完全的确定性。说到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填报志愿是共性和个性的结合,广大考生不妨在三个思考维度中找到交集,作出自己的选择。这三个维度分别是:自己感兴趣的,适合自己的,国家和社会、企业需要的。
考生在咨询高考志愿填报
“自己感兴趣的”,能让人更坚持长期主义。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在步入社会后,一个人面对竞争能够游刃有余,靠的是“硬功夫”,这就需要通过长期学习,不断精进。兴趣赋能,人们更容易从艰苦而漫长的学习中找到快乐和成就感,正所谓“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适合自己的”,能让人更容易激发潜能。自己感兴趣的,未必就是自己能学能干的,更不一定是擅长的。譬如,数学不好的同学,就要考虑相关专业适不适合自己;有些专业需要过硬的身体素质,这个时候同样要考虑自身情况。当选择与自身特质适配,潜能便会由“沉睡的矿藏”转化为“发光的能量”,继而让每一分努力成为撬动能力提升的支点。在适合自己的赛道上,人往往更能跑出超预期“加速度”。
“国家、社会、企业需要的”,能让人更好地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大学生最终都要走向社会,奔赴职场。自己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是不是符合国家、社会、企业的需求,不仅关乎个人职业发展的规划,更决定着能否在时代浪潮中为推动社会进步发光发热。从课堂理论到职业实践,从专业知识到跨界思维,唯有在不断对标需求的过程中完善自己,才能让所学所悟更好地转化为服务国家、奉献社会、助力企业的真实效能,书写出优异的奋斗答卷。
选专业,没有完美答案,但有属于自己的最优答案。思考完以上三个维度,再在这三个维度间找出交集,思路就会比较清晰。有了明晰的方向,再结合分数,看专业细分、看院校师资、看研究课题,综合考虑之下就能找到自己的答案。当然,进入大学后还有机会转专业,在发现自己不适合时还可以主动作出改变,许多高校也在探索为学生提供更便利的转专业机会和通道。
每一代年轻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时代机遇,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祝所有考生,梦想成真!(央广网评论员 文峰)
[ 责编:杨煜- 【青春逐梦 高考时刻】暖心护航,托举青春梦想扬帆起航
- 中国欧洲职业教育与高技能人才发展国际交流会议在青岛举办
- 【职引未来】智能制造拓展就业空间 青年学子如何乘势而上
- 数智时代如何构建人才培养生态?浙财大校长魏江:“一人一策”
- 央广网评|高考志愿填报,不妨在三个维度里找交集
- 专家学者集思广益 研讨“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与战略重点
- 青春心向党 奋斗新征程——全国各地各校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
- 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爱心暑托护航儿童快乐成长
- 高校毕业生就业冲刺再加速
- 当“石榴籽”遇见思政课
- 首经贸校长吴卫星:传承“骆驼精神”,勇做实干青年,首经贸校长吴卫星:传承“骆驼精神”,勇做实干青年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打造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打造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人才
- 为低空经济“高飞”培养复合人才(育见·新专业),为低空经济“高飞”培养复合人才(育见·新专业)
- AI助机器人调整步态适应复杂环境,AI助机器人调整步态适应复杂环境
- 清华大学校长李路明:鉴往知来,智启新程,清华大学校长李路明:鉴往知来,智启新程
- 有男子穿女装替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通报,有男子穿女装替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通报